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和饮食宜忌

肝性脑病临床分为4期:

(1)Ⅰ期(前驱期):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2)Ⅱ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表现为定向力障碍,定时障碍,计算力下降,书写缭乱,语言断续不清,人物概念模糊。

(3)Ⅲ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表现为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

(4)Ⅳ期(昏迷期):此期病人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

肝性脑病除了积极治疗、饮食控制对病情发展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除了低脂肪、低盐、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外,还要根据肝性脑病的病情分期情况进一步做好饮食结构调节。

首先应补充足够蛋白质,肝性脑病患者常有负氮平衡,但高蛋白饮食可诱发肝性脑病,因此对有肝性脑病患者应该控制蛋白质摄入,并保证热能供给。Ⅰ-Ⅱ期患者日应限制蛋白质在2Og/天之内,如病情好转,每3~5天可增加10g蛋白质,以逐渐增加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性。待患者完全恢复后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0.8~1.0蛋白质,以维基本的氮平衡。Ⅲ-Ⅳ期患者应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由于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富含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后者可促进肠蠕动,被细菌分解后还可降低结肠的pH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出和减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脑病患者补充蛋白质应首选植物蛋白。乳制品营养丰富,如病情稳定可适量摄入,牛乳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肉类、蛋类等蛋白质产氨较多,不宜供给。

其次是高碳水化合物的供给,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

同时还要注意水、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bdfnzym/7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