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皮肤病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没做对检查,差点丧命
大家好,我是糖友管家的特约医生王宏志,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话题是:检查做不对,心脑血管病被延误!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主要是因为啊,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为检查没有做好、没有做对,导致心脑血管病被误诊、漏诊而延误了治疗,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希望通过这节课,提醒广大的糖友们,防控心脑血管病,你不仅要检查,更要做对检查,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导致疾病的治疗被延误。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被检查项目本身的局限性所误导。
我们都知道,有病了就要做检查,但并不是所有的检查都能第一时间告诉你得了什么病。举个例子:56岁的张某每次活动后,就会出现胸闷症状,每次都会持续十几分钟。医院就诊,医生给他做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后,没有发现异常。但鉴于张某的症状已经持续了十多天,医生建议做心脏造影看看。但张某认为包括心电图在内的各项检查都是正常的,那自己就是健康的,于是放弃做进一步检查,当然也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治措施。结果一个月后,张某因为持续胸痛加重,医院急诊。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发现血管已经堵塞95%以上了,随时都可能发生心梗,十分危险。于是,医生紧急为张某植入一枚支架后,病情才明显缓解。心电图有局限
很多人可能会问,患者明明已经做过了检查,那为什么就没有及时发现心脏病呢?其实生活中有这种经历的人有很多。比如,明明每年都体检,也都正常,突然就发生心梗、脑梗了,突然就癌症晚期了,让人猝不及防,难以接受。很多人会觉得很委屈,自己已经很小心,很注重防范了,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呢?难道是体检没有用?或者检查不准?事实上,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并不是他们体检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也不是检查不准?问题的根本就出在他们检查的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就是没做对检查,才导致没能及时发现身体的病变,从而错过了疾病防治的最好时机,造成了延误。我们上面说的这位患者其实就是这种情况,他检查心电图、心彩超都正常,误以为自己心脏没问题,放松了警惕,也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治措施,最终却差点发生心梗这样一个九死一生的严重疾病。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心电图的局限性导致的!我们都知道,心电图是检查心脏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等心脏科的常见疾病。只能查出一半冠心病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心电图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有明显的心肌缺血才能发现异常。据统计,通过做常规心电图检查仅可以使约50%~65%的冠心病患者得到诊断,而对一些没有发生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则难以做出诊断。这是因为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其心肌的代谢速度比较慢,即使患者血管狭窄已经到了70%,其心肌的血氧供需仍能维持平衡,所以他们在做心电图检查时不会发现有明显的心肌缺血改变。另外,心电图只能反映心脏实时的心电变化,也就是说只有心脏缺血或心绞痛正在发作时,心电图才能抓到,不发作或已经缓解了就会显示正常。但心绞痛或者心肌缺血发生的时间往往很短,持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过去了,医院,往往已经缓解,再做心电图已经抓不到,没有了意义。所以,有些人虽然因胸痛而怀疑自己有冠心病,但检查心电图却往往正常。由此可见,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人,绝不代表就没有冠心病,甚至很可能冠心病已经比较重了,只是还没有到发生心绞痛的地步,或者还没有被发现而已。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假象,传达给了人们错误的信号,成为他们行为放纵、不改饮食的借口,从而让疾病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第二方面的原因,就是患者自身错误的病情估计,造成的疾病延误。
在网上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病例,说是一位60多岁的女士在家休息时,突然感到一阵心口痛,被针狠狠扎着的那种痛感,疼了有半个小时,患者就觉得自己30来岁时就犯过胃痛,而且这次主要也是肚脐、心窝这一片儿痛得最厉害,很像是胃痛。医院胃肠科,一通检查后,胃啊、胰腺啊都没有发现问题。从医院回来后,她还是不死心,第医院的胃镜,很明显,她就认定自己是胃痛了,根本没意识到是心脏的问题,直到第四天,疼痛明显加重了,家人才紧急叫了到了急诊,结果一检查才发现是冠心病,而且已经发生了急性心梗。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出现不舒服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但是由于她的错误估计,选择错了方向,也做错了检查。你想啊,你压根就不是胃的问题,那你无论做再多的胃肠检查,也注定是徒劳无功的。更关键的是你在无谓折腾的同时,疾病极可能就此被延误,甚至会危及生命。不要自以为是
所以啊,在这里要提醒广大糖友的是,如果你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以自己的所谓经验来误导自己,来影响医生的判断,或者干脆拒绝医生合理的检查建议,这只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个急诊医生曾经就碰到过这种事情,一位中年大叔喝酒后胃痛不止,医院。由于患者一个月前查胃镜被确诊为糜烂性胃炎,所以这一次也自认为是胃痛。当医生建议完善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就直接拒绝了。医生无奈之下只好按照患者要求开了输液方案,但出于急症医生的直觉和心中的不安,医生最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免费为患者检查,而检查结果正是急性心肌梗死,证实了医生的判断,也挽救了一个原本岌岌可危的生命!这位病人是幸运的,因为如此细心、如此负责的医生并不常有,医院配合医生检查是多么的重要。如何避免延误?
但不管是检查项目的局限性还是患者自身的错误导向,最终的结果都是由于检查做的不对,导致了疾病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了患者没有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而发生了的延误。那对心脑血管病来说,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如果你有冠心病的某些高危因素,比如有糖脂压、尿酸、体重等指标的异常,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想判断有无冠心病?或者出现了不舒服症状,怀疑自己有冠心病时,那就需要你检查去证实。1、必做的是心电图检查,虽然它有局限性,但胜在简便,可反复做、经常做。而且在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如果没有发现典型的心肌缺血改变,还可进一步做动态心电图或运动平板检查。一旦发现有心肌缺血的表现,那十有八九是冠心病了。2、最靠谱的检查是冠脉CT或冠脉造影,后者更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能直接判断斑块的大小、性质及血管的堵塞程度。所以,当你有以下情况:比如,糖尿病超过了5年;心电图检查有缺血表现需要明确程度;无法从心电图及临床表现证明或排除冠心病;或反复出现心绞痛怀疑严重冠心病时,医院检查一下冠脉CT或冠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及其程度,并据此制定准确的防治策略,是保守治疗啊,还是需要支架、搭桥等等,从而防止冠心病被延误。3、而相对于冠心病的检查,那怀疑脑中风的检查就相对简单,无非就是脑CT或脑核磁。二者各有所长,在出血的判断上CT更有优势,而在脑梗塞的判断上核磁则更灵敏。当然,对于没有脑中风,还仅仅是脑供血不足,或者只是怀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可优先选择颈部血管超声和TCD(经颅多普勒)检查,它们能及时发现脑血管的一些病变情况,比如斑块的大小、血管狭窄的程度等等。早做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都属于血管性疾病,且发病急,病情重,常常危及生命。大多数冠心病在发现症状的时候,如能够及时发现、积极干预,一般不会造成恶果;但脑血管疾病,一旦有症状,大多数情况下,血管已经堵塞,更应该争分夺秒,所以早期做对检查十分关键!总之一句话,只有你做对了检查,才能准确的认知心脑血管的具体情况,找到真正的原因,也才能做出包括控制饮食、改正行为、吃药、手术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它是疾病防控的前提,也是避免疾病延误的必然要求。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如果你对本节课程有什么疑问,请在下方留言,再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