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2月我院启动上消化道肿瘤筛查项目到现在已经10年了,对上消化道早癌病理诊断有了一点心得体会,困惑一直有,争议永远存在。好在一直在学习,特别是在内镜圈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病理医生不能拘泥于显微镜下的方寸之地,应该走出病理科,结合内镜和临床,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成功避开诊断陷阱。和大家一起分享四个方面的浅显认识:
医院
病理科郭鹏
一、食管炎症反应性改变VS肿瘤(低/高级别/早癌)
一开始接触上消化道肿瘤筛查内镜活检的时候,对食管炎和上皮内瘤变没有明确的认识,很多炎症反应改变会注「部分轻度不典型增生」,还记得以前更习惯于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后来才和「异型增生」有了明确的界定。同样胃活检也是一样,造成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在上消化道活检中随处可见。当然重度不典型很少会漏掉,但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易过诊为高级别。现在大家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提高了,见到的病例也多了,很少出现过诊断。即使过诊断了,现在内镜诊断几乎接近病理诊断,内镜医生也会反馈意见给你及时纠错。
纪小龙教授主编的《常见误诊病理图谱》第2版,消化系统第一篇就是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癌,当时见得少,并未太在意,现在看来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有时在上消化道早癌会议上会遇到汇报病例,原单位病理诊断高级别,医院复查痊愈了,不明白何故。现场内镜专家指出原单位的内镜图就是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表现。食管高级别并非完全不能逆转,但很多时候是过诊断了。
图1.1-1.2:贲门息肉样隆起活检: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间质充血水肿,鳞状上皮细胞间桥清晰,肉芽组织增生,部分鳞状上皮核大深染,核分裂易见。
图1.3-1.4:贲门浅表溃疡活检:看似异型性更重,核大深染更显著,特别是在高倍镜下。但炎症背景,极向尚可,部分细胞核大核仁清楚,提示炎症反应改变。核分裂易见,但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图1.5-1.6:食管不染区活检:鳞状上皮细胞高度异型,极向紊乱,核大染色质粗,病理性核分裂较多,典型的高级别特征一应俱全。图1.7-1.8:食管不染区活检;依然是重度炎症背景,鳞状上皮细胞脱落上皮变薄,但细胞异型性远超炎症反应。类似这种活检在重度炎且病变鳞状上皮量很少的情况下,有时会缺乏直接发报告的底气!
近来我又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kfbl/1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