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美年体检人群的数据,诺华想参与到慢病全程管理中。诺华制药(中国)与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近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建立疾病体检标准、疾病预防、筛查、诊疗、康复及教育于一体的健康管理体系及风险评估体系;发展远程医疗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打通疾病早筛、早诊、早治的健康综合管理产业闭环。诺华制药(中国)总裁张颖指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病及重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在未来一定面临严峻挑战,“诺华希望通过健康综合管理产业闭环的建立,提供全病程管理模式服务。”全病程管理体系将首先落地在眼科和中枢神经系统。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这两个领域的老年慢性发病率正在急剧攀升。公开数据显示,在眼底疾病领域,目前我国约有多万老年人罹患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约万老人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由于疾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普遍缺乏疾病认知与就诊意识,致使我国糖网筛查率不足10%,一旦发现后,往往已步入中晚期,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例如,提到高血压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提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话,很多人只能理解“糖尿病”,后半段的“视网膜病变”就不太理解了。”诺华制药(中国)副总裁,眼科、中枢神经及呼吸事业部负责人王炜对界面新闻表示,疾病知晓率医院治疗的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机。而借助美年大健康体检业务提供的“早期筛查场景”,结合用户的既往体检数据、家族病史,可以判断用户是否是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提升早诊断早治疗的比例。“比如,我们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够提升对眼底疾病的重视度。”前端疾病预防的思路同样适用于中枢神经领域的“阿尔茨海默病”,该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也可以借助单病种的全病程管理体系、数字化手段实现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延缓疾病的发生。全病程管理和数字化医疗所采集的患者健康大数据,也很可能影响到药企的新药研发。王炜认为,传统的研发模式是用偶然性碰必然性,而大数据影响下的药品研发,“当大数据足够丰富的时候,大数据本身会给研发指引一个明晰的方向。”“未来可以根据特定的需要,或某项新药研发需求,对某个特定环节进行数据采集。”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熔解释称,比如围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以通过磁共振对脑部进行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如果能从中提取重要的数据或信息,将对新药研发、学术科研产生助益。”此外,双方还计划在合作中探索远程医疗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kfbl/1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