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16/9192503.html中风
中风是中医学的病名,西医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也叫脑卒中或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泛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部血液供应的颈、椎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
它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俗称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半身肢体无力或瘫痪),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我国年将脑血管病分为10类,其中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
出血性脑中风
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即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患者往往在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虽然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有争论,单纯高血压不至于引起血管破裂,而是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血压升高所致。目前认为持续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此外,有人认为,高血压引起血管痉挛致小血管缺氧坏死发生出血,出血融合成片即成较大的出血。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均少,且无外弹力层,这种结构特点可能是脑出血明显多于其他内脏出血的原因。
本病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最为多见。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少数在静态时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发病前多无预感,仅少数患者发病前有头痛、头昏、动作不便、口齿不清等症状。发病突然,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
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中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供血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8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
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与下面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脑梗死。据统计调查,大部分脑梗死患者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等,这一类疾病很容易引起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使灌注区域内的血液压力下降或者血流速度缓慢,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梗死。二是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患者长期抽烟酗酒,或进食盐度很高的食物、腌制类食物、甜度过高的食物,以及便秘、过度体育锻炼等都是脑梗死的诱因。三是遗传家族史。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发病率比普通患者要高。
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脑梗死的黄金恢复阶段是发病后的3~6个月,尤其是前3个月,此阶段的恢复程度基本决定了最终能达到的程度。脑梗死6个月以后,虽然仍有进一步恢复的可能,但可能性和速度均大大降低。脑梗死1年后,进一步恢复的可能性更小。
脑血栓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血液在一定的压力下不停地循环,加上体内的生理性抗凝作用,血液是不会在血管内自行凝固的,只有当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或瘀滞、血液成分改变或生理性抗凝机制改变,此时才会引起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血栓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大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才会使血小板黏附、聚集,造成管腔狭窄,使得局部积蓄有效浓度的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而形成血栓,常见于中风、心肌梗死、肢体坏疽等疾病。
静脉血栓症有两种:一是血栓性静脉炎,它是指炎症为首发而血栓形成是继发的。另一种是静脉血栓形成,它是指血栓形成为首发现象,静脉壁的炎症过程是继发表现。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科学研究表明,血栓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血管内膜损伤(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和凝血酶释放引起)、血流速度减慢(主要由血小板聚集引起)和血液凝固性升高(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增多),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形成血栓。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等不可干预的因素外,尚有许多已明确的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
中风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并且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脑梗死主要表现为高黏血症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只有预防才是最好的办法。更多健康科普知识,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rq/1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