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是严重肝衰竭或门体分流患者中出现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表现出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一种精神综合征。
能量和碳水化合物供给适宜的能量满足脑组织代谢、减少体内组织蛋白分解、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是肝性脑病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的。
患者昏迷时,每日提供~kcal的能量,完全由葡萄糖提供,可由静脉或鼻饲输入,停用蛋白质。患者复苏后,随其病情好转可稍提高能量至~kcal,其中应含蛋白质20~30g/d,碳水化合物仍占70%~75%的能量比重,剩余一小部分可由脂肪提供。
蛋白质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减少氨的来源,抑制其产生和减少吸收是治疗的重点。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是防止血氨升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对于昏迷的患者必须停用蛋白质或减至微量,采用葡萄糖维持营养。但停用蛋白质过久,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内源性氨的形成,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加重水肿和腹水。患者复苏后,每日可经口或鼻饲含20~30g的蛋白质,若患者症状无进行性加重,血氨未升高,肝功能未恶化,神志逐步好转,可2~3日增加饮食中的蛋白质10g/d,直至到50g/d。
选用的蛋白质应该是量少质优、产氨少的食物。植物蛋白有以下特点:含蛋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比动物蛋白低;含纤维高,吸收率低,有利于通便;改变肠道菌群,从而减少内源性氨的产生和吸收。动物性食品中乳类、蛋类产氨少于肉类,鱼肉和鸡肉含支链氨基酸比畜类肉多。
脂肪使用脂肪应以小剂量为好,研究表明每日1g/kg效果较好。尽量使用中链脂肪酸加上必需脂肪酸,供应能量不超过总量的25%。对于昏迷的患者应尽量慎用脂肪。
水、电解质、维生素肝衰竭时各种维生素摄取量少,吸收障碍、利用不良、丢失增多与储存耗竭,大量应用葡萄糖也增加了维生素的需要。对于已知与肝功能有关的维生素(B1、B2、B6、B12、C、A、E、K、叶酸、泛酸、生物素、维生素B3)必须全面补充,并且补充剂量超过生理量的数倍,最好联合补给,以免影响维生素之间的平衡。
注:资料来源《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rq/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