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何以治疗躯体化障碍

本文转自:西部网

近日,37岁的薛先生因胁肋部窜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安军明主任医师门诊就诊。原来一年前薛先生生气后出现胁肋部窜痛的症状,伴有失眠、情绪不稳、易怒。经安军明主任医师四诊合参,西医诊断为:躯体化障碍,中医辨证为:郁症,肝郁化火型。十次的针灸治疗后,薛先生胁肋部窜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失眠明显改善,情绪也变得稳定愉悦,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让薛先生不禁感慨针灸的神奇。那么针灸何以治疗躯体化障碍?一起来听听安军明主任医师怎么说。

安军明主任医师介绍到,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为特征的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任何部位和器官,但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其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症状,如疼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也有皮肤感觉异常,烧灼感、疼痛、痒、麻木、蚁走感等症状。躯体化障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躯体化障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常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

躯体化障碍属于祖国医学“郁症”“脏躁”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阳不入阴,阴不涵阳,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变证丛生。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躯体化障碍时首选百会穴、四神聪穴、神庭穴以调神,百会穴、神庭穴是督脉经穴,百会穴位于巅顶,三阳五会之所,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腑”,四神聪穴是经外奇穴,距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督脉“总督诸阳”,“任脉总任诸阴”,任督二经经气相通,针刺百会、四神聪、神庭穴能调节脑功能,起到镇静安神、醒脑益智的作用。根据“心主神志”的原则,针刺神门穴、内关穴补心气、养心安神,使心有所主。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三阴交穴是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两穴合用能补心脾、益肝肾。另外,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躯体化障碍时注重取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于腰背的背俞穴,以起到对脏腑的调理作用。诸穴合用共奏调节脏腑功能,促进阴阳平衡,安神益智,补益气血的功效。总之,针灸治疗躯体化障碍有高效、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编辑:马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zz/18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