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企业存在的基因结构缺陷问题,以及

病态文化是基因结构存在某种缺陷的表现。企业文化基因结构中的认识模式与心理品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并以此体现出生命的本质特征。变化有两个基本价值向度,进化或者退化。退化的形态可概括为4种类型:老化、僵化、人格矮化和癌化。老化。

伴随着企业的成长、成熟,认识模式逐渐固化,形成正统,心理品质形成风范、传统,于是,在强化了文化定向力的同时也强化了惯性力,从而削弱了文化的柔性和灵活性。僵化,指认识模式与心理品质的变化滞后于环境的变化。实质上老化也是一种僵化,但是,有些企业的僵化并非“成长的烦恼”而是未老先衰,出师未捷心先老。人格矮化,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在不洁的环境中生存,选择了比较低俗但是现实的利益定位、发展路径和行为方式。

有些企业为了谋求暴发户式的发展,极度投机钻营,不择手段,良知衰失,活性膨胀无度,变成了吞食经济肌体健康细胞的癌细胞。退化的实质说到底是内生信息与背景信息的结构性缺陷,即活性与良性的失衡(癌化)、活性与变异性的失衡(僵化)、良性与变异性的失衡(人格矮化)。均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一种瞬态,一种理想状态,而不均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一种常态,一种自发状态。

人们总是要以均衡为目标,不断地努力为实现新的均衡而斗争。但是,当背景信息发生大变化而内生信息的变化不能与之相适应时,失衡状态就会产生。对于企业个体来说,它就像海洋里的一艘航船不可能改变潮流和风向一样,很难改变自己所处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它只能够改变自己的目标选择、路径选择和行为方式,来适应自己当时所处的潮流和风向。

如果这些选择使航船朝着预想的方向前进了,人们就认为它们属于优化选择;反之,如果这些选择使航船偏离了航向,倒退了甚至倾覆沉没了,人们就认为它们属于非优选择。关于与优化选择相关的认识模式和心理品质,我们在第四章就初步列举了很多内容。人们对优化选择已经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为什么还会进行非优选择呢?我们通过对若干种病态文化的观察思考,认识到这样4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一是存在认识误区。例如在目标选择时把商业竞争完全混同于军事战争。战争必须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从而逼迫对手屈服,而商业竞争可以在共荣的情境中通过自身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来超越对手;战争只能瓜分稀缺资源和有限的利益,而商业竞争却能开拓利益或提高资源效用。二是存在心理素质缺陷。例如,由于头脑发热而产生的应激失调病症。

人们对于祸福相倚、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理,不知者甚少,但重蹈覆辙者却前赴后继,甚至某些伟人也难于幸免。为何?就因为人性中存在这种弱点,它就像潜伏的某种病毒或细胞病变,一旦条件适合就会活动起来危害健康。三是存在着诸多历史局限。对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它也许可以选择未来的路径,却不能选择当前的起点,因为这是历史铸就的现实。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企业员工眼里,他们的老总很有权力很有能耐,但是,坐在老总位置上的人也许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总觉得相对于他所担负的责任、目标和挑战来说,他所掌握的资源、信息、知识和能力并不充分,甚至相当匮乏,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四是受信息紊流的噪音干扰。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传播快速、广泛和多元化。经营者如果不善于对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处理,就可能对问题作出不恰当的判断。

人们的优化选择是企业文化基因进化的主要动因。在这里则要进一步指出,人们的优化选择又受到很多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某些情况下,科技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作用还会居于主导地位。例如,医院的潜规则就是大家都收红包,如果某个医生良知未泯不肯随俗,他就可能遭到逆淘汰,久而久之,医院的文化基因中,有关人道主义的认识模式和心理品质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灵魂也会散发出越来越浓的铜臭。

当然,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看,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方向看,医院的潜在陋习又早晚会被淘汰,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问题在于如何更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基因结构朝选优汰劣方向发展。我们认为,首先应当对企业文化的进步抱乐观态度,坚持进步的方向,清除文化垃圾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第二要面对现实,对推动文化进步的艰巨性,同落后文化进行斗争的长期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选优汰劣过程中经得起挫折,敢于付出代价。第三要深入研究病态文化,提高诊断、治疗的水平,更及时更有效地防病治病。学界和媒体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zz/19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