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价值的关系
成长与价值是在过去几年已被大家用得非常多的辞汇,大家习惯于称呼某些特定的股票为“成长股”,而另外一些为“价值股”。恍如划分的界限,一方面是高成长,另一方面高成长又常常伴随着较高的估值,但由于标记上了“成长股”的标签,而使得“价值股”和“成长股”之间的估值差,被大家默许为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市场现象。 那么,我们继而需要讨论一个本源上的问题:什么是成长?而第二个问题则是:成长和价值,真的是对峙的吗? 我以为成长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延续高速增长的每股收益。这里包括了三层意思:1、延续高速增长,隐含了增长的速度和时间路径;2、每股收益,而非市值,这也触及公司盈利的分享问题;3、增长,可以是预期的增长,也就意味着可以没有当期的业绩,可以是概念主题。但终究,也必须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来兑现,并且资本市场不会给予太多的容忍时间。没有实在的业绩,从哪里涨的,透支了,会回到哪里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资本市场上,不成长,无价值。资金的天性是逐利,在一个无风险利率仍然为的市场上,资金在无风险收益率上加上本身对股权投资风险溢价的要求,继而追逐高成长的特性,是不会变化的。变化的不过是对未来成长的预期,和在当前可获得的预期回报中不断的比较,谁的成长性更好,更靠谱,路径更延续。这同时也意味着,只有成长,才是终极的防御。 但这一切,与价值有关系吗?也就是说,高成长一定意味着高估值吗?在大部分时候是的,由于对公司基本面的发掘越来越深度、及时。但是,认同成长,其实不意味着接受高估值。由于所谓成长,本质上在业绩兑现前仅仅是一种成长的预期,成长的高估值。这专业医治白癜风的医院类高估值在有些情况下是由乐观情绪导致的。很多时候投资者给予某一个行业或个股习惯性高估值,大多是对未来过于乐观的基本面预期,而忽视业绩兑现的不确定性。任何事物,都有不确定性,和不能符合投资者完善预期的时候。在这类时候,投资者会由于低于预期而转为悲观。而在投资者悲观时,常常又会给优秀的成长公司不可思议的低估值,忽视了这些公司未来或许扎实而可持续的业绩。 再深入一些说开去,公司价格本质上由交易的投资者的供求决定,由于买单和卖单的相对多少才直接决定价格,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其实不深奥。因此,股价的中短期变化并不是来自于基本面本身,而是来自于市场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的预期变化。其逾额收益则来自于我们与市场的白癜风缘由预期差,而并不是仅仅来自于公司基本面本身。固然,股价的长时间逻辑,则必须建立在公司扎实延续的靠谱业绩基础上,和公然透明的投资者沟通,和较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上的。 至此,如果需要归纳成长和价值的关系的话,那么成长是对公司预期业绩增长速度和路径的描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公司所处生命周期的认定。而价值则由投资者本身的定价有效性和定价纠错能力来决定,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在很多时候也是无效的,同时与公司实质的成长其实毫无关系,更多的则是与投资者的情绪相干。 不成长,无价值。但同时,高成长不是接受高估值的唯一理由。这是我对成长和价值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