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假性闭塞病变(CAPO)是指颈内动脉颅外段局部重度狭窄/闭塞样改变伴远端颈内动脉管腔部分或全部塌陷,又被成为颈动脉近闭塞病变(CNO)、颈动脉次全闭塞病变等。年12月18~19日,在“乐真”血管论坛上,来自医院的史伟浩教授就颈动脉APO病变CAS治疗的策略作了精彩演讲。
SCAPO发病率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占3%,在重度(狭窄程度>70%)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占20%。CAPO影像学表现特点体现在:1)与同侧颈外动脉相比,颈内动脉显影延迟;2)同侧颅内段靠侧支供血;3)远端颈内动脉直径小于同侧颈外动脉直径;4)与对侧颈内动脉相比直径明显变细。符合以上任意2点,则可诊断为CAPO。CAPO病变处理思路
1、手术指征把握
目前,CAPO病变的手术处理仍饱受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平衡干预的风险和获益。年欧洲指南指出对于颈动脉近闭塞的患者并不能从CEA中明显获益,要进行CEA或CAS除非该患者已经在BMT治疗下短期内仍有同侧症状复发,并且经过多学科MDT团队讨论。其理论基础为年发表在LANCET上,对于ECST、NASCET研究数据的荟萃分析:对于颈动脉近闭塞病变进行外科干预,5年随访结果显示几乎没有获益(同侧卒中风险降低1.7%,P=0.9)。因此,一般认为症状性是CAPO手术干预的指征,包括BMT治疗下仍有症状、TIA、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影像检查显示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侧支循环代偿不充分,脑血管测定有相关区域的脑血流低灌注,PET检查相关区域内细胞代谢仍维持在一定水平。
2、准确术前评估术前应准确评估远端管腔是否完全塌陷,远端管腔内病变成分,解剖条件是否满足开通要求等。可采用颈动脉HRMRI管壁成像技术进行评估,包括“亮血法”(TOF血管成像)和“黑血法”,其中黑血技术是MR血管壁成像技术的核心,即通过有效抑制血流信号来提高管腔与血管壁对比,有利于斑块形态与成分的评估。通过HRMRI检查,若在序列中均为低信号,往往提示为钙化病变或陈旧性病,开通难度较大;若序列中表现为等或高信号,则提示为新鲜血栓性病变,开通此类病变时需格外注意斑块或血栓脱落的风险(表1)。此外,还需评估是否符合CAPO病变CAS开通条件,影像学的条件为闭塞远端至少有反流到海绵窦段ICA的充盈,且闭塞近端有残端。当然,远端逆向充盈的程度以及近端ICA残端的长度也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bdfnzym/1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