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心血管疾病一般高发于冬季,但其实在夏天,尤其是气温连续超过30℃的高温天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可不比冬天低!
对于大部分血压、心脏不太好的中老年来说,这个夏天更是隐藏着致命危险。
7~8月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高峰期发表在年12期《环境与健康》期刊中,一份关于《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的结果显示:
“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①
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每年最热的7~8月和最冷的11~1月,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
而且,受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高温心烦等影响,夏季心脑血管病一旦发作,就多是心梗、脑卒中等急症,更需警惕。②
5个原因造成心血管病高发1新陈代谢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方晓江在接受浙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气温的升高,新陈代谢加快,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④
2高温出汗多,易形成血栓方晓江还指出,高温天气,汗腺开张散热,人体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液粘稠度升高,血小板被激活,导致血栓的形成,诱发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特别是有心脏疾病者,更危险。④
3空气潮湿,容易导致人体缺氧燥热空气中湿度增高,气压低,含氧量降低。心脏为了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充足的氧气、葡萄糖等能量物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致使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流减少,容易导致人体缺氧。
即使是常人,即使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而患有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的人,“日子”更加难过,往往会发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会心跳停止而猝死。④
4情绪烦闷激动,易出现心绞痛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卢新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天热使人易情绪“中暑”,引发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小动脉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再加上昼长夜短,睡眠质量“打折”等因素,患者易出现心绞痛、心率失常、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甚至发生猝死。③
5空调使用不当,血管难以适应空调使用不当也是导致夏季心脑血管病发作的一个原因。霍勇解释,空调房温度过低,造成室内外温差太大,人频繁进出其中,血管难以适应,容易出现问题。②
还有在高温下摄入冷饮等食物,这些都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引发心血管问题,导致心脏“跳闸”。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充分享受了现在经济文明的成果,也在承受着经济社会带来的一系统伤害。环境恶化、饮食安全、焦虑紧张等不良影响,诱发了很多身体上的病变,其代表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脑血管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为显著特点,它的危害极大,原因在于:
一、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主要有:
1、冠心病容易造成猝死,冠心病起病隐蔽、发病迅速,造成的死亡率极高。
2、心血管病多是存在血管壁硬化和血液黏稠的症状,这两者并发,容易形成血栓,其后果就是容易导致中风以及猝死。
3、心血管病容易使大量脂质蛋白游离在血浆中,极易使机体体液酸化,降低对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诱发身体各种病变。
4、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后期,由于心脏长期泵血不良,身体的其他器官都可能因为血瘀缺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脑血管病的危害主要有:
1、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就算是治疗及时得当,也是会遗留下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会出现语言、行走等能力方面的障碍,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
2、脑血管病当中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它可以发生在脑实质的任何部位,发展迅速,治疗稍有耽误就会增加死亡率。
3、脑血管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反复发作。脑血病致病因素较多、易发作,这都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4、脑血管疾病很容易造成后遗症和并发症。像半身不遂、口齿不清、智力减退、关节僵硬和挛缩等;并发症,像肺炎、尿路感染及褥疮等。
学会护好血管,平安度夏!
请把健康放第一位!
私人健康订制为您提供美丽定制方案为您提供健康预警管理
为您提供四高调控管理
为您提供血液健康管理
为您的生命
健康不能等待,生命没有重来。补充健康细胞、修复受损细胞、替换衰老感染细胞,塑造幸福生活,就是现在!——让我们相约,开始健康之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