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感谢信以及背后的故事
在番禺网友中刷屏
故事的主角叫轩轩
年农历新年出生在
医院
(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院区
适逢春节添丁,家里本应一派喜庆
然而他们一家却接二连三地陷入绝望
一年长跑,曲折不断
轩轩重获生命奇迹
温箱里抢救小生命
轩轩31周就早早诞生,距离原本的预产期还有60天。他的肺部不成熟,一出生就呼吸衰竭,需要接上呼吸机帮助呼吸,并依靠静脉输液补充身体需要的物质;出生后,更出现了脑出血、反复呼吸暂停等症状……生命在抢救中延续。
轩妈说,隔着监控设备,看到温箱里那个全身插满了管子的小生命,她泪流满面,一度想放弃。但看着轩轩努力喘息的样子,她又咬咬牙鼓励自己和孩子一起继续坚持。
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轩轩的病情开始稳定,体重增长。终于,轩轩在新生儿科大家庭和爸爸妈妈的努力下出院。
检查结果令轩妈再崩溃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在轩轩身上。据了解,轩轩出院后复诊时,新生儿专科医生给他做了脑部核磁共振检查(MRI),显示淤血使轩轩的脑室明显扩大,且左侧大脑枕叶出现了一个脑白质软化灶。
初次听到“脑白质软化灶”,轩妈搞不明白。事后才知道,脑白质软化是早产儿最常见的脑损伤并发症,等同于脑袋里出现了液态的空洞,将来会留下或轻或重的后遗症,甚至脑瘫。
这样的检查结果让轩妈再次崩溃。在轩轩外婆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带着孩子去了广医院就诊,进行康复治疗,并辅助用药。
不过,轩轩对药物产生了不良反应。复诊后,医生建议进行随访,如果孩子出现肌张力升高或者发育落后,就安排康复训练。“那就意味着目前没有好的处理手段,只能静等宝宝出现神经症状才能处理,那真是太折磨人了。”轩妈说。
远程会诊定康复计划
看着襁褓中的孩儿,轩妈不甘心。经其他家长推荐,她找到了医院康复科主任杨红。据悉,杨红目前正在开展一门新技术——婴儿全身运动评估(GMs),这项技术能在婴儿5月龄之前超早期筛查脑瘫,并进行干预。
正在他们准备出发时,带着轩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轩妈,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接诊轩轩的医生周萍告知她,医院医院进行GMs超早期筛查小儿脑瘫合作项目,建议她留院评估及治疗。
于是很快,轩轩在番禺拍摄了GMs录像,医生何敏斯详细检查了轩轩,发现他肌张力正常,但抬头困难,且已4个月大的轩轩很少笑,追视追听也很迟钝。
通过远程会诊,何敏斯与杨红沟通了轩轩的情况,杨红表示,虽然轩轩现阶段GMs异常,可能会出现发育异常的结果,但不要灰心,通过积极的早期干预康复训练,有可能令他的发育障碍减轻,甚至接近正常,建议轩轩每周一次来医院接受检查和康复训练指导,并且接受定期的GMs评估。
轩轩终于懂得微笑了
轩妈遵从专家意见,坚持医院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儿童康复专科的医生周萍每周都会根据轩轩的情况,布置康复训练项目,轩妈则在家中每天按时按量完成医生布置的“功课”,有时还会自行加码。
轩轩亲吻周萍医生
轩轩的病情逐渐好转,他终于在5个多月时能抬起头来,并很快学会了翻身。7个多月的时候,已经能自己坐稳,并且能被逗笑了,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有呆呆的表情,10个月龄的他已可以扶着走路。
最新消息,轩轩脑MRI复查报告显示,原本的脑软化灶已明显缩小,发育评估在正常范围内。
轩妈非常高兴,她说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从出生就担心孩子将来‘脑瘫’,到现在确认孩子正常,太欣慰了。”近日她专门医院医生,而这封感谢信以及背后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
小小的轩轩
牵动着父母、医护人员的心
小禺儿也在此
祝福每一位小朋友
健康快乐成长
同时向辛勤的医护人员
致以最高的敬意!
整理丨红鲤鱼
来源丨广州市医院
▼往期精彩回顾▼被狗舔了40天后,9岁孩子突然死亡,这些事你必须知道!
新一轮病毒来袭,目前尚无特效药…很多孩子中招!
教育部:不能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rq/1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