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及脑血管的疾病,泛指因血液粘稠、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因素引起的大脑、心脏和全身组织出现出血性或者是缺血性的疾病,高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其有着较高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技术对其进行预测,从而有利于及时采取进行措施进行预防。
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可以用以下的简单无创的方法,了解一下吧
医院刘敏大夫进行了研究,选取该院年5月—年3月该院收治疑似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的病患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0例设为了对照组,。
两组人员均给予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病患进行检查,从病患颈总动脉根部开始对双侧的颈总动脉、颈动脉的分叉部位、颈内外动脉近端进行依次的检查。然后记录颈动脉内的中膜厚度、颈动脉的内径、斑块形成数量。另外使用脉冲多普勒对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进行了测量。
研究表明实验组病患的斑块形成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其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在50岁以上人群中有着较高发病率,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心慌气短、心悸不宁、胸闷、胸部刺痛等,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成熟,但据相关数据表明,仍旧有二分之一的心脑血管疾病幸存病患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每年全球范围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人数高达万人,位居各种死因首位。因此需要借助相关的临床技术对心脑血管疾病疾病进行预测,这些有利于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对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且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早期病变,而颈动脉超声检查是评估、诊断颈动脉壁病变有效手段之一,并且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调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颈动脉超声诊断不仅能对颈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血管狭窄及斑块形成等情况可进行清晰的显示,同时还能对其进行准确测量和定位,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患的斑块形成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技术。更加适用于老年病患。
所以,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创的检查技术,可有效筛查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有利于病患及早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