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晶报」
“近视不用控制,18岁后去做激光手术就可以了!”“高度近视除了镜片加厚,没有其他影响”……很多人对近视不以为然。其实,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带来的风险远比大家想象的多。
近期,医院一名年仅21岁的高度近视患者,由于长期在黑暗中玩手机,导致视网膜脱离,引发白内障。医院白内障科主任医师曾琨提醒,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睛十分脆弱,长期在黑暗中玩手机,容易使眼压升高,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长期抹黑玩手机眼珠子变白了
据了解,这名患者小江(化名)学习之余,最大爱好就是打电子游戏,上大学后更是常常躲在被窝里通宵达旦地玩。三年前开始,小江出现了视物遮挡的情况,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前段时间家人发现小江的右眼瞳孔竟然变白了,连忙带他到医院检查。
经检查后发现,年纪轻轻的小江居然有了白内障,同时右眼的视网膜大面积脱离,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导致小江此次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的罪魁祸首,是他多度的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有致盲风险
据《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高度近视(-度)患者,占比近30%。一般来说,度数小于度为轻度近视,~度之间为中度近视,大于度为高度近视。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反正都近视了,度、度和度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高度近视的镜片厚一些而已。”曾琨表示,其实不然,高度近视容易引起许多眼部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普遍有致盲的风险。因为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常眼的眼轴在23-24毫米的范围,一般来说,近视度数增加-度,眼轴就会增长1毫米,高度近视的眼轴通常会大于26毫米。我们的眼睛就像气球一样,气球吹气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有爆炸的危险。当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眼球壁组织受到牵拉变得越薄,位于眼球壁内侧的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概率就越高。
高度近视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多
高度近视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多。据了解,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葡萄肿发病率为77.1%,度数越高发生率越高。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比非高度近视高7-8倍,因为高度近视长期的眼轴伸长及眼内营养障碍,容易使视网膜周围产生病变,产生裂孔,从而发生剥脱。高度近视白内障的发病率比正常视力的人群高3.3倍,高度近视患者合并眼底退行性改变时,常发生晶状体营养障碍,进而引发晶状体浑浊,形成白内障。
此外,高度近视患者青光眼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4.4倍。因为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异常,可导致眼内的房水流出阻力较大,容易引起眼压升高,从而引发青光眼。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发病率5%-40%,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进而影响视力。高度近视还可导致玻璃体变性或液化,引起明显的飞蚊症。
每年定期检查,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
如何预防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曾琨介绍,首先要定期检查眼底。高度近视患者要注意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以尽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全景眼底照片可以让医生看到眼底病变的过程,帮助他们提早发现并发症征兆,进行早期处理。避免剧烈运动,高度近视可以做普通的有氧运动,但需要避免做对抗性较强、对头部冲击性较大、使眼压突然变化较快的剧烈运动,如:拳击、跳水、篮球、蹦极、坐过山车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牢记“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已经有轻度、中度近视,更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曾琨说,此外,在饮食上注意调理,进行适当的营养补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碰烟酒。高度近视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不能吃含有血管扩张剂成分的,防止造成眼底黄斑出血。
曾琨强调,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许多的并发症只要在早期发现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避免致盲的风险,保障日后的生活质量。
记者:严珊珊
通讯员:陈晓辉
编辑: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