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颅内三维地图手术也有了导航仪

咨询白癫疯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伍仞通讯员易灵敏、陈昊)GPS导航技术能让司机迅速确定到达目的地最畅通、便捷的路线,并且随时了解自己是否有偏离最佳路线。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了解到,如今,借助神经导航技术,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利用医学影像检查信息描绘出患者脑内“三维地图”,手术中也如同在GPS导航技术下开车,能够精准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在实时定位、监控下精准抵达病灶,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神经导航绘颅内“三维地图”12岁女生小华(化名)反复发烧5个月了,后来还出现视力下降、肢体乏力,医院诊治过,根据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占位,医生考虑是脑炎,但治疗后效果依然不佳。来到市妇儿医疗中心后,检查发现,小华的病变部位明显增大,位置在颅内深处,毗邻结构重要,但病变性质不明确。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有三种选择:一是为小华进行传统开颅手术切除病变。“但是像她这个情况,开颅需要右耳前侧开到左前额,开颅进路即使再精准,也会破坏较多脑组织,由于是双侧病变,需要把各个地方都‘找遍’,和手术获益相比,风险太大了。”另一种选择,是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李方成介绍,立体定向技术在成人身上运用较多,但对孩子来说不太适合,因为患者头上需要佩戴一个“皇冠”一样的框架,框架需要嵌入颅骨至少5毫米才能固定住头部,孩子的颅骨薄而软,戴框架风险较大,有可能会造成颅内水肿。医生们为小华进行的是导航辅助下穿刺活检。手术前,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已经帮助医生描绘出小华大脑内的“三维地图”,精准地涉及“路线”即手术进路,告诉医生从哪里开始切、通过哪条进路经过的神经、血管最少、最安全。在此技术下,小华手术切口只有几厘米。活检发现,小华脑内病变为生殖细胞瘤,对放化疗敏感,目前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实时跟踪手术器械位置神经导航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是以CT、磁共振医学图像信息为基础,通过重建精确的三维人体模型,准确显示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及病灶的三维空间位置与毗邻关系,并在手术中通过红外线或电磁原理实时跟踪病人和手术器械的位置信息,具有精确切口、定位准确性好、实时监控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李方成介绍,把患者颅内“地图”输入导航系统后,系统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做出在病人颅内进行具体操作的方案。手术过程中,屏幕上还可实时监测手术器械进入的深度,也可以从断面上看到针经过的地方有没有血管、神经,监测是否精确到达病灶。专家表示,近年来,神经外科一直以来都朝精准、微创的目标发展。而微创的核心理念是:在保证或追求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保护正常组织结构,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康复、降低住院天数及费用,通过导航辅助穿刺活检,创伤小,和微创的理念吻合。据了解,神经导航技术适用于对于周围有重要血管、神经组织的颅内深部病变切除或活检,癫痫、功能性病变的颅内电极植入,以及辅助分流、内镜手术,尤其适合于3岁以内的儿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zlbdf/19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