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几篇内容中,星酱分享了判定肥胖的指标与肥胖的危害。原来变胖除了会变丑,还有这些影响啊
俗话说“对症下药”,那么,你知道你肥胖的原因吗?
今天,星酱就给大家说说,除了“吃得多”、“动得少”,还有哪些情况会让我们变胖!
01你知道吗?肥胖是会遗传的!
有数据显示,父母亲都属于肥胖人群,则子女肥胖的几率达到70%-80%;
父亲或母亲单方肥胖则子女肥胖的几率达到40%-50%;
父母亲体重正常,则子女肥胖的几率仅10%。
对双胞胎和收养儿的研究也表明,遗传因素对肥胖有很大影响。
如同卵双胞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他们的BMI指数并无明显差异,而异卵双胞胎,尽管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他们的BMI指数也会有显著差异。
同时,收养儿与养父母的BMI指数无明显相关,但与亲生父母的BMI指数却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影响BMI、皮褶厚度、局部脂肪分布,尤其是对内脏脂肪的影响更为显著;
2.遗传因素不仅影响肥胖的程度,对脂肪分布类型也有很强的影响;
3.遗传因素决定了过度喂养后体重增加的敏感性;
4.遗传因素影响个体的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效应和运动的热效应,即能量的支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间能量支出的差别可达40%以上;
5.人们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比例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6.体力活动的多少也显著地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02文化程度低的人更容易胖,是真的吗?
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对肥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都与肥胖发生率有关。
文化程度与肥胖发生率研究,如下表所示(样本为上海约名健康人群):
职业因素与肥胖发生率研究中,将职业分为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其中,干部与知识分子肥胖率明显低于工人。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项研究中,女性的文化程度、职业因素对肥胖发生率的影响都更为明显。而同时,女性肥胖多与妊娠有关。
03不要小看内分泌!
内分泌紊乱与肥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增强。
其中胰岛素变化被公认为肥胖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环,其次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
1.胰岛素
胰岛素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合成脂肪,抑制脂肪分解。
肥胖者存在胰岛素不敏感和抵抗的现象,为了维持代谢的平衡,胰岛必须分泌比正常人高5-10倍的胰岛素,使胰岛素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而高胰岛素血症能促进脂肪合成,因此,会使肥胖者更加肥胖!
2.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皮质醇,造成胰岛素升高,进而导致脂肪合成过多而引起肥胖。由于躯干及四肢脂肪组织对胰岛素和皮质醇反应性不同,所以临床表现多为向心性肥胖。
向心性肥胖者除食欲亢进外,还会出现异常肥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异常现象:
面部胖得像十五的月亮,又称满月脸;锁骨上脂肪沉积;水牛背;腹部脂肪明显堆积;但四肢消瘦,与肥胖的躯体形成鲜明对照。04我们为什么总觉得吃不饱?
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把内脏活动与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腺活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而下丘脑有几个区域与饥饿和饱食感有关。下丘脑中,参与饱食感调节的部位一旦受损,患者往往会表现出食欲增加,造成多食肥胖,这可能跟胃排空的速度加快有关。
05是肿了还是胖了?
垂体病变会引起肥胖,原因主要是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当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足或缺乏时,细胞间液增多,自微血管漏出的清蛋白和黏蛋白含量也增多,体液大量滞留导致黏液性水肿。
这种情况下的体重增加,并非是脂肪组织增加。
以上,就是除了不良饮食习惯与运动量过少等常见因素之外,会造成肥胖的几个主要因素。而针对不同因素,解决方法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你也有肥胖困扰,点下方扩展链接,让星酱帮你判断原因并找到适合你的解决方案!
本文参考资料:《现代肥胖病学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