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进入高发期,预防可掌握这五大绝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董昊骞通讯员尹士平刘思琪济南报道春天万物复苏,花红柳绿之际很多细菌也开始“营业”,在“多病之春”时易发作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进入了发病高峰期。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又该如何预防,避免中招呢?济南疾控专家给出解答。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都可能发生,但在冬春季节会出现季节性发病高峰。脑膜炎双球菌,革兰染色阴性,需氧,有13个血清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干燥、阳光、湿热及一般消毒剂能很快将细菌杀死。哪些人容易感染?济南疾控专家称,流脑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较高,主要集中于五岁以下,尤其六个月至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然后逐渐下降,人感染以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如何预防流脑?那么,流脑到底该如何预防?专家给出了5条建议。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预防措施。15岁以下的儿童都是该病的高发人群,按时接种流脑疫苗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幼儿从6月龄起便可以开始接种。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流脑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发现有流脑前期症状的病人,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加强晨午检,发现疑似医院就诊,以免错过了治疗最佳时机。3.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疾病流行期,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效果差的公共场所。如若前往,请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4.勤洗手常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回家后要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眼睛、口鼻。洗手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用流动水冲洗。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房间、教室、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应该经常通风换气,保证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5.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保持充足睡眠,增强抵抗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zz/19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