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该捣蛋的年龄,教娃学文化

轻度白癜风能治愈嘛 http://m.39.net/pf/a_4552299.html

很多家长在抱怨:

“这孩子,一天到晚就是贪玩,怀疑他有多动症,一刻也闲不下来”

“10个数都背不下来,也不知道这智商像谁”

“都上幼儿园了,却越来越不省心,这熊孩子一点都不知道体谅自己,将来可怎么办”

……

可,这些不正常吗?

又到开学季了,面对小朋友新的开始,我们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又真正了解孩子吗?

01

学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与正文无关

在动画片里,大灰狼一直充当恶者,而小兔子是温柔善良,需要被保护的。

然而,兔子急了是会咬人的,天天看动画片,不接触现实的孩子哪知道这个?

这不,去年南宁一动物园出现兔子咬伤4岁宝宝的事件。

其实,很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并不是偶然,和孩子的认知有关,和家长提供的认知环境有关。

皮亚杰曾提出“前运算思维”的概念,他认为,个体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其认识发展会经历四个主要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知发展特点。

学前期的儿童正好处于前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会使用心理符号、词语或物体来代替一些事物的能力,他们经过短暂的接触就能把新的单词和它们的意思联系起来。

换个方式说,6岁时,儿童的脑子重量已经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能力,问题是他们脑子里的认知映射的是屏幕里虚幻的东西,还是映射到最真实的世界?

有的家长偷懒,把手机扔给孩子换来片刻的宁静;

有的家长爱干净,容不得小朋友到户外弄得脏兮兮的;

有的孩子更“爱”孩子,含在嘴里、捧在手心,不允许他有任何差池…

可是,他们在本应该认识现实世界的年龄却只看到了手机里的世界,在本应该探索的年龄却天天关在温室里,这样下去,孩子永远是孩子,到几岁都长不大。

02

学广度

△图片来自网络,与正文无关

经常,小宝宝看上哪个玩具就要得到,得不到就哭就闹。

好吧,谁让老娘这么疼你,狠狠心,买!

结果呢,刚玩没5分钟就不玩了。

这还不是家长们最担心的,家长最害怕孩子从小都不专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将来干啥没个长性。

还有奇葩的,我一朋友家开超市的,可他家宝宝一到晚上就想出去,去逛别人家超市,一天买一样都行,不买也行,就想去逛。合着自己家超市天天逛,不新鲜了,就想出去野。

其实,孩子这样的表现和专注不专注没关系,是孩子大脑的发育规律有关。

这里得先补充一个知识点:髓鞘,一种包围在神经元周围的保护性绝缘体,它的作用是使大脑和身体其它部位的信息沟通更加有效。

一般,6周岁的儿童会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但大脑的一些区域,如前额皮层、网状结构的髓鞘化进程则要延续到15、16岁。

由于前额皮层、网状皮层与注意力有关,因此,年幼儿童的注意力不如青少年和成人时间长。

翻译成人话:小孩还没到专注的时候,家长们甭着急。

不仅如此,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的广度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脑髓鞘的增加可能和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增长有关,而大脑的生理发展有助于儿童复杂认知能力的提升,使得未来更高难度的学习过程成为可能。

总结一句话:不要为小朋友的不专注担心,引导学龄前儿童向发展的广度。

03

学独立

△图片来自网络,与正文无关

有的宝宝干点啥不利索,例如,吃饭不快,还吃的满桌子都是。家长倒是挺利索,孩子吃的慢就直接喂。

最后,有的孩子6、7岁了还喂一口吃一口,不喂不吃,但有的小宝宝2岁就能自己拿筷子吃饭了。

前者看上去效率挺高,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权利,弄得家长又很累。

实际上,从3岁-6岁,儿童主要经历的是“主动对内疚”阶段,在些期间,儿童一方面想要独立,自己做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当他们没能独立地把事情做好时,他们又会感到内疚。

这个是孩子学会独立的最好阶段,家长要做的是将儿童自主探索和成人辅助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安全的教学和玩耍环境,提供丰富的玩具,并让儿童自由探索;另一方面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kfbl/16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