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是由于脑内的黑质神经元的凋亡,无法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传导递质,导致大脑对肌肉活动的指挥能力下降,患者出现不能自控的手脚震颤、肢体僵硬、行动迟缓难起步等运动症状。
但是,患者出现手脚震颤等运动症状,意味着病人已进入了临床期。而在此之前,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抑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学术上将其称为“帕金森病的前驱期”。
由于这些症状并非帕金森病独有,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被误诊。有些人因为表情少被误诊为抑郁症。有些人因为起步困难、动作迟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脊髓疾病。更常见的是将帕金森综合征当成“帕金森病”,而如果按照后者来治疗前者,效果欠佳。当运动症状发生时,患者就会感觉病情发展的很快。
由于帕金森病具有“进展前快后慢”的特性,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意义十分重大。早期针对性地进行运动功能的训练,特别是加强躯干伸展、旋转功能的训练,可延缓运动功能的下降。实际上,帕金森病病人出现手抖症状之前,病根已“潜伏”多年。
提醒患者出现便秘、抑郁、失眠及关节疼痛时,还需要警惕是否帕金森病早期症状,特别是年轻患者,由于大部分人认为帕金森病是老年疾病,常常容易忽视年轻患者可能患病,而且我院帕金森病近五年门诊患者统计及随访调查发现,帕金森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趋势,因此,提醒年轻患者更应该尽早了解帕金森病诊疗相关内容, 如何避免误诊误治?
1、重视帕金森病:这是第一步,现在网络,各种媒体对帕金森病都有宣传,尤其是每年的4月11日帕金森病日, 2、了解帕金森病:了解这是一种什么病,脑内一种叫做多巴胺神经递质的产出量减少,而另一种与之平衡的乙酰胆碱递质产出量正常,这样平衡被打破,出现了帕金森病。而具体什么原因导致中脑黑质病变,目前原因仍在查,但是预防一下继发性的帕金森病,多与年龄老化、脑炎、脑外伤、环境毒素、遗传易感性、某些精神类药物等有关。
3、熟知帕金森病症状:帕金森病症状总结为四大典型,即运动迟缓(表现有动作慢、面具脸、写字越越小)、肢体颤抖(手抖、脚抖等)、肌肉僵直(表现为肢体活动不灵活、严重者可产生疼痛等)、姿势步态异常(猿猴姿势、走路双手不摆臂,走路一条腿拖步,小碎步,慌张步态,冻结步态等)等运动症状,还有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便秘、膀胱障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有些症状可能不再同一时期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出现,也有详细的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所以认真了解一下。
4、熟悉帕金森病治疗:药物、手术、心理、锻炼等综合治疗,其中药物,心理、锻炼贯穿整个病程始终,药物有很多,常见有美多巴、息宁、安坦、森福罗、泰舒达、金刚烷胺、珂丹,罗匹尼罗等,每个药物都有各自的功效,服用规则,只有合理的服药才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医院神经内外科治疗,遵从医嘱服药。调整好心态,积极治疗帕金森病,坚持适当运动。对于手术,目前脑起搏器治疗已经很普遍,把握好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