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全程管理思路

摘要:创伤所带来的个人、家庭及社会支出是惨重的,是急诊重症领域永恒探讨的话题。出血和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造成创伤早期死亡(包括死亡“第一峰”和“第二峰”)的主要两个原因,各种有效干预构成诸多影响患者生存的关键环节,而在此过程中出血造成的死亡是最能避免的。除此之外,出院后的死亡尤其是第一年内发生的死亡已形成创伤后死亡的“第四峰”(依据:研究速递:创伤死亡存在第四峰吗?)。近几十年来军事平民创伤救治实践已奠定了丰富的救治理论与实践经验,传统高峰死亡模式已得到明显改变,严重创伤的处理仍然面临困境和新形势下的挑战。从改善创伤人群的整体预后来说,创伤的综合救治应该始终是贯穿院前-院内-出院后康复治疗全程。本文结合intensivecaremedicine杂志Asehnoune教授等的创伤管理构想及急诊医学资讯对创伤管理的理解,综合全面阐述严重创伤全程管理思路(本文作者:张斌,蒋守银,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

引言

严重创伤是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颅脑损伤是导致严重残疾的首位原因,而出血仍然是主要的可预防的死亡原因。创伤的流行病学在改变;高收入国家的老年人创伤在增加,中低收入国家的道路交通引起的严重创伤的负担正在增加。过去十年创伤患者的治疗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国际专家小组就出血和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未来的管理模式达成专家共识,结构化了临床优先处理次序,即首先考虑出血,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并立即管理TBI,最后才是一般治疗和神经重症监护。

议题1:目前最佳的严重创伤管理标准是什么?

创伤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图1)是避免非理想治疗的关键,而后者是创伤后第1h内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整体来说,过去十年,对创伤出血的患者实施损伤控制复苏(DCR)策略(包括损伤控制手术(DCS))已明显提升其生存率,同时还伴随改善了的严重外伤后并发症及重症监护资源的利用。基于证据的创伤管理指南近两年来也已得到制定或更新(欧洲三大指南:NICE指南|严重创伤:评估与急诊处理,创伤后大出血与凝血病处理的欧洲指南,及英国血液与止血专家组指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gqp.com/zlbdf/17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